第四范式两次递表“失效”后再次重启上市,“资本宠儿”因何越亏越多

8月下旬,第四范式港交所IPO申请状态变更为“失效”。随后,9月5日,第四范式再次于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而这已经是第四范式第三次在港交所递表了。

一年前的8月,第四范式曾向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但今年2月,其IPO申请状态变为“失效”,随后,第四范式又在10天内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半年后IPO申请状态再次变为“失效”。

可以说,第四范式陷入了与其他未上市AI企业相同的困境,IPO进程多少有些坎坷。尽管目前其融资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但亏损额也在逐年增大,已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而这与其前期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紧密相关。

此外,第四范式所布局的决策类人工智能赛道虽然避开了AI明星公司最初所布局的视觉人工智能领域,但或许其将直面更加强大的综合型互联网公司HBAT(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的竞争。

“资本宠儿”越亏越多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其高管团队大部分是百度出身。

根据招股书,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曾担任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主任研发架构师,负责百度搜索广告系统的研发及管理。执行董事兼首席研究科学家陈雨强曾担任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首席架构师胡时伟曾担任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资深研发工程师,负责提供技术架构相关支持。

近年来,第四范式受到一级市场一众投资者的青睐,被称为“资本宠儿”。根据招股书,自成立至今,第四范式先后完成了11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D轮融资的金额就高达7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

同时,第四范式还是第一家获得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共同投资的AI企业。

在资本助力下,第四范式近年的业务扩张速度也十分惊人,收入从2018年的1.28亿元增长259.7%至2019年的4.6亿元,并进一步增长105%至2020年的9.42亿元,2021年的收入为20.18亿元,同比增幅同样超过100%。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四范式2022年上半年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幅大幅下降至34.3%。与此同时,第四范式也陷入了AI公司普遍面临的亏损怪圈。

报告期内(2018-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第四范式的亏损净额分别为3.72亿元、7.18亿元、7.5亿元、18.02亿元及5.84亿元,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可谓是越亏越多。

对此,第四范式坦承,其于往绩记录期曾录得亏损净额、负债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可能无法实现或随后维持盈利。

研发费用率超60%,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暴增

第四范式的亏损与其前期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紧密相关。报告期内,其研发开支分别为1.93亿元、4.16亿元、5.66亿元、12.5亿元、5.58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1.2%、90.6%、60%、61.9%、52.7%,尽管研发费用率已经较前期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这一比例仍然高于五成。

第四范式预计,其研发费用将持续增加(以绝对金额计)。过去曾产生亏损,且可能无法实现或随后维持盈利,而此部分乃由于在研发作出的重大投资。此外,研发活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成果商业化时可能会面临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在研发方面投入的大量开支未必会产生相应效益。

对此,多名业内人士表示,AI行业还在早期阶段,算法、算力和数据等各种核心因素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当某种因素出现了突变型进步后,行业才有可能向前进步,在此之前都是探索,研发费用率也并不一定与核心技术的积累程度呈现正相关。

在亏损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第四范式的贸易应收款项也在不断增长,收款周期也在不断拉长。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第四范式的应收款项金额暴增,这无疑会给现金流带来不小的压力。

第四范式表示,主要由于于录得的亏损净额及业务增长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这使其面临与客户违约相关的信贷风险。由于无法控制的各种因素,可能无法收回所有该等贸易应收款项。

此外,第四范式表示,其通常授予3至6个月的信贷期,而供应商(尤其是新供应商)通常授予第四范式较短的信贷期。此信贷期的不匹配情况可能会不时增加流动资金风险。

或直面来自HBAT的竞争

其招股书将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划分为四大类,包括: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

第四范式所布局的赛道为决策类人工智能,即识别数据中的隐藏规律,指导基于数据洞察的决策过程,并解决与核心业务运营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第四范式的解决方案已为众多行业的企业创造价值,包括但不限于金融、零售、制造、能源与电力、电信运营商及医疗保健。这一赛道恰恰躲避开了“CV四小龙”最开始所布局的视觉人工智能领域。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引用灼识咨询的数据称,于2021年,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人工智能支出方面达到94亿元,并估计将以5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于2026年增长至845亿元,超越决策类人工智能行业的整体增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躲开了明星AI公司的竞争,但其或许需要直面来自更加强大的综合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相关收入计算,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约51.5%的市场份额,第四范式是中国最大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提供商。但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与其形成竞对关系的A、B、C、D四家公司大概率是百度、阿里、华为与腾讯。

此前,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称,从决策类人工智能来看,第四范式的立足点在于金融领域,经过多年耕耘,其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业积累;但如果与巨头全面竞争,那么第四范式优势不明显。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坦言,竞争加剧或会使销售额下降、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及市场份额流失。此外,其可能需要在研发、推广及销售方面进行大量额外投资以应对此等竞争威胁,而其无法保证该等措施将行之有效。

营收结构巨变,存大客户流失风险

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先知平台及产品(基于估计算力消耗收费)以及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而报告期内,第四范式的营收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

2018年,第四范式的收入主要来自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2019年6月,第四范式开始了SageOne的全面商业化。因此,从先知平台及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18年的4.1%增加至2019年的55.3%,并进一步增加至2020年的65.7%。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这一比例又下滑至50.3%。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在其先知平台的早期商业化阶段,大部分用户不具备在先知平台上自研应用的能力,因此有更大的定制化应用开发需求来满足其特定应用场景的业务需要。由于其持续的迭代和优化工作,先知平台可以被不同行业的终端用户普遍应用,而不需大量定制。

第四范式的毛利率于往绩记录期维持稳定,于报告期内分别为42.7%、43.5%、45.6%、47.2%及50%。在第二版招股书中,第四范式表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先知平台及产品的毛利率保持稳定;同期,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的毛利率轻微下降,主要是因为产生额外的成本来应对进入的新行业增加的定制需求。

此外,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第四范式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总收入分别60.1%、40.9%、17.4%、11.1%及27.0%。于往绩记录期内各年度╱期间,最大客户分别占各年度╱期间的总收入约17.7%、20.6%、5.2%及6.9%。

尽管其客户集中度较前期有了明显下滑,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第四范式正在面临着大客户流失的风险。

8月,第四范式发布了4Paradigm Shift企业转型平台及服务,旨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基于数字化转型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那么在数字化转型潮起的今天,第四范式能否依靠新产品吸引更多地客户,早日实现扭亏为盈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