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国进民退” 而是“国民共进”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

不是“国进民退” 而是“国民共进”

从2018年国资纾困民营上市公司开始,每当有国资入主民营公司,就有一种伴生担忧――是否“国进民退”。但无论从收购条件、各方意愿,还是实践效果来看,结果并非“国进民退”,而是“国民共进”。

旅游业是前述担忧的代表性场景。今年以来,天目湖(603136)、三特索道(002159)等多家旅游公司被地方国资入主。这些公司疫情期间业绩承压明显,而监管又要求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这意味着,对于具有资源垄断性质的大景区而言,公益属性将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既能够维护景区公益属性,又能够在经营管理上游刃有余,什么样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才更为适配?市场化的最佳选择,应该就会落在国资身上。

拆解近年来地方国资入主案例,动机各不相同。部分是为了引入企业在当地经营,带动原有产业,增加就业,激活区域经济;部分地方国资投资上市民企是基于收入模式转型需要,通过投资收益替换部分非税收入,让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多元化。想要达成这些目的,地方国资一方面可以自行培育、变革,另一方面也完全可以用市场化手段在信息披露更为透明、估值更为公允的资本市场购买。

而且,在国资入主的过程中,虽然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有提升资产化率、布局产业链条、发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量,但是多数入主都指向了帮助民企缓解债务压力,同时又可使企业补充资金,确保社会财富免遭更大损失。本质来看,这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市场化行为,不应表面看到入主者是国资身份就马上戴起“有色眼镜”。只要是平等、公允的市场化行为,必然是交易多方各取所需,进而指向互惠共赢。

无论从民资仅仅让渡投票权、保留部分股权收益权的交易模式来看,还是从国资入主后多方协同来看,国资、民资都在为标的公司的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合力。两者犹如两个翅膀,一起带动上市公司在经济周期的起伏中穿梭前行,“国民共进”特征在今年入主案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宏观经济和中观产业压力之下,部分担忧声音的出现,反映了市场对民营经济后续可持续性发展动能的忧心。

近些年,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外部冲击等多元挑战并存,发展压力较大。这说明,面对经济增速的变化,以及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粗放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惯性需要摆脱,如何在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相互交织的新生态下,寻求更有韧性的成长方式,是摆在不少民营企业家面前的核心课题。

而对于国有经济而言,也需要高度重视“入主后”时代的整合工作,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资企业近两年一直在强化利润考核和市场运营,尤其今年还提出“一利五率”等新的考核体系。这要求国资股东要重视现金流,既要考虑投入产出,更要降本增效,管理运营也需要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对于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这些新要求,也将实现两者更强的“互补式”绑定,为更进一步的“国民共进”增添筹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