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氧化铝企业已建成赤泥绿色利用生产线20多条,40多条道路已批量使用赤泥路基材料。”在日前举行的2023赤泥绿色利用国际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介绍,2022年,我国赤泥利用量超过800万吨,同比增长近40%。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产生的主要副产物,粒度较细,组成复杂。可应用于建筑材料、道路建设、环保清洁等领域。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赤泥量近2亿吨,规模巨大,但绿色利用率不足10%,赤泥绿色化利用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推广应用难度大、科技创新力量不足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全球铝工业尤其是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赤泥绿色利用得到政策的引导支持,企业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开展了赤泥综合利用政策研究与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工作,提出了赤泥绿色利用发展战略,确定了三年行动目标及路径。当前,赤泥利用信息数据库已初步建立,一批示范工程建设逐渐展开。在地方,重点赤泥产区如山东、广西成立了专班,贵州成立了贵阳市赤泥综合利用研究院,加大力度推动赤泥绿色利用。
企业创新上,魏桥集团合作建成运行10万吨/年磁化焙烧还原、5万吨/年胶凝材料项目及路用材料生产线。云南九州昊成环保科技集团在云南文山、广西百色和防城港合作建成了3个年赤泥回收铁和高铝钙共计160万吨的工厂。还有一些企业正在从赤泥中回收锂、钪等元素,用于生产电池级磷酸铁锂、氧化钪等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未来,赤泥绿色利用亟待合力科技攻关、共克难题、共享成果,营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优可靠性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在葛红林看来,赤泥利用需要通过制度、科技、运营模式创新综合施策,推动其大规模低成本应用。增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培育行业一流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方案编制牵头专家刘祥民建议,要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固废资源特点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集群产业发展路径,对新老赤泥进行分类处理,稳步提高综合利用能力。通过工艺优化做好赤泥源头减量,实现前端减量化;对不同类型的赤泥进行分类协同耦合利用,实现末端资源化。
“当前,要充分发挥赤泥利用企业主观能动性,培育选树龙头骨干企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带动全行业创新发展。”刘祥民说。
中铝集团是我国重要的氧化铝企业。中铝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董建雄表示,近日,集团两项创新技术成果“赤泥分质降碱工艺技术”和“烧结法配置工艺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为赤泥绿色利用提供了新技术、�出了新路子。
破解赤泥绿色利用难题需要全球企业加强合作。跨国矿业企业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白睿明表示,未来,应当加强从矿业到金属行业、从供应商到终端客户的多领域合作,为全球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