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最新联合发声!

会议指出,金融部门要继续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服务实体经济需遵循四“要”

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根据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的数据,6月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3%、11.3%和9.0%。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6.1%和40.3%。

在此基础上,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最新联合发声!

首先,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其次,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

最后,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切实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会议提出“节奏要稳”“价格可持续”非常重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长期过程,金融政策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居民、企业信心恢复也需要时间。保持金融支持政策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将为市场主体信心恢复提供支撑。

曾刚指出,今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现一定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上半年信贷冲量较快影响。当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力度、规模上都保持了较好态势,价格也在持续下降、结构也在优化。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应降低对短期内实现信贷规模扩张的追求,更注重平稳性与可持续性。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针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要求,金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精神,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已在人民银行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被多次提及。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团队分析认为,在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之后,一揽子化债方案的落实受到广泛关注。下半年,金融层面对化债的支持力度或将加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整体来看,本次会议释放了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将进一步发力的信号。“量增价降”下,下一步宽信用将在提振经济复苏动能中发挥更为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金融政策将强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经济复苏动能转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