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002588.SZ)是一家专业从事复合肥生产及销售、粮食收储、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农资贸易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业服务商,公司成立于1992年,2011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近年来,在复合肥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史丹利通过“南北布局”,将产业链向上游磷化工延伸,预备实现磷化工-磷肥-复合肥/磷酸铁的产业布局,目前南北磷化工项目建设顺利,预计顺利投产对未来盈利将有巨大贡献。
高分红、低估值,董事长回购彰显信心
得益于产品销量的显著提升,史丹利2023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5.80亿元,同比增长35.77%;扣非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增长41.24%,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报,史丹利上市以来已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67亿元,现金分红12次,累计现金分红数额8.72亿元,分红率为17.91%。值得一提的是,史丹利2011年IPO上市时募集资金总额为11.375亿元,目前公司的分红总额已达到募集资金总额的76.66%,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回报的高度重视。
不过,公司优异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完全体现在股价上。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收盘,史丹利股价报收6.28元/股,市盈率(TTM)为12.24倍,位于4.69%分位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外,史丹利目前的市盈率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按所属申万一级基础化工行业分类,目前行业的平均市盈率(TTM)为16.82倍,相比之下公司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在此背景下,基于对公司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提振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史丹利于11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进华提议以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此举不仅有利于提振信心,也体现了公司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维护,传递了积极信号。
磷化工全产业链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近年来,化肥产业链的盈利逐步向上游集中。作为国内复合肥龙头之一,史丹利通过“南北布局”,涉足上游原材料以及其他磷化工产品领域,在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开辟非肥业务作为业绩第二增长点,实现磷化工-磷肥-复合肥/磷酸铁的产业布局。
2022年6月,史丹利与湖北宜化松滋肥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总计44.7亿元,打造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项目。凭借松滋项目加持,史丹利将能够覆盖磷矿、硫酸、磷酸、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精细磷化工全产业链,并实现对磷资源的梯级利用。
据了解,目前松滋新材料公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公司方面表示,该项目计划建设4条5万吨共计20万吨的磷酸铁生产装置,目前正在建设其中一条5万吨的装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
同时,史丹利在北方地区的黎河肥业项目也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试车。该项目投资6.45亿元,包括90万吨高端复合肥及配套项目、6万吨/年新型高端水溶肥项目、4万吨/年绿色高效叶面肥项目。
黎河肥业项目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位于河北承德市隆化县,距离东北地区较近。隆化县当地有丰富的磷铁伴生矿,黎河肥业可以便利地采购当地铁企选矿的副产品矿渣作为磷原料,此外隆化县濒临的内蒙古赤峰市是国内大型冶炼酸产地,黎河肥业也可以便利地采购赤峰金属冶炼企业的低价副产品硫酸。这将大大降低黎河肥业项目的生产成本,使其喷浆硫基复合肥能够以较强的成本优势覆盖东北地区,弥补公司在东北地区硫基复合肥市场的短板。
磷化工产业链被视为史丹利的第二增长引擎,公司方面表示,南北项目的顺利建设运营,将为公司贡献增量业绩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公司磷肥-复合肥/新能源材料的产业链布局,从而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经营抗风险能力。
海通国际10月27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基于史丹利业绩稳步增长,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1亿元、7.13亿元和8.2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元、0.62元、0.71元。由于公司是国内复合肥行业龙头,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2023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7.8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